• 人大代表的“生态”养殖经

  • 更新时间:2011-05-30 10:47:00
“养乌鱼,不能走老模式,要不断提高养殖的科技含量,走生态环保新路子,这样才能做大做强……”近日,笔者来到鄱阳湖东南岸的余干县瑞洪镇,零距离聆听全国人大代表、瑞洪镇3000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党支部书记谢木兰的“生态”养殖经。 
“守着‘聚宝盆’受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。湖区群众要想致富,就要在鱼身上下功夫。”一见面,干练的谢木兰就把我们带到了她的养殖基地。
谢木兰是瑞洪镇镇 
郊村土生土长的农民,从事乌鱼养殖已经有10多个年头。靠水吃水。上世纪末,谢木兰和村民们开始利用靠近鄱阳湖的区位优势,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。
发展养殖,技术是关键。为了确保乌鱼的品质,谢木兰严把鱼苗进货关,对每一尾乌鱼苗严格“审核”,并购买从鄱阳湖中捕捞起来的小杂鱼,以供乌鱼食用。 遇到技术难题,谢木兰就翻阅有关水产养殖资料,拿着病鱼到水产研究所向专家求教。1999年,谢木兰在家人的支持下,筹资6万元,精心饲养了4亩水面,当 年获纯利8万余元。
“现代人图的是营养,追求的是口感,养殖乌鱼,生态环保是关键,否则你的乌鱼价格就上不去。”为此,谢木兰在生态养殖上下足了功夫。一是把好养殖水源 关,直接引进鄱阳湖优质养殖水源,使养殖用水与农田排水分离、与村庄污水分离,保证养殖水源清洁;二是把好鱼苗进货关,基地专门成立了水产养殖合作社,统 一引进优质鱼苗,统一防疫、消毒;三是每年取完鱼后,对池塘进行消毒和全方位的生态修复改良;四是加强渔病分析检验,全面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,杜绝不 合格水产品上市。
2007年,在中国科学院长江水产所及省市县有关水产专家的指导下,基地几家养殖户在自家乌鱼精养池塘中,进行“水质改良技术”试验,解决了池养乌鱼 普遍存在蓝藻污染和氨氮含量过高的危害及影响成鱼品质的因素,同时还可以很好地控制渔病,进一步促进渔业绿色健康养殖的推广。仅此一项,平均每亩增收 6000元。
生态养殖搞活了基地,富了渔民。目前,全镇养殖面积由最初的10多口池塘水面发展到现在的3000余亩(其中乌鱼占60%,黄鳝、鳜鱼占40%),年 创纯利9000万余元,就业人员达1000余人,已成为鄱阳湖区最大的水产养殖基地,产品畅销全国各地。该基地出产的“波浪牌”鄱湖乌鱼也已申报“绿 标”。
然而,谢木兰和村民们的养鱼路并非一帆风顺。养殖产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近年来表现得越发强烈。“近年来,因为鄱阳湖水越来越少,临湖工业排污造成水质 污染等问题,大多数养殖户都亏过。”谢木兰说,因为喂养鱼苗的饲料都是来自鄱阳湖的小杂鱼,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,产量也越来越少。
谢木兰对于“母亲湖”的感情特别深厚。“现在我们养殖户最大的愿望,就是希望借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这股东风,让这‘一湖清水’永远清澈透亮。因 为没有生态,就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。下一步,我想以基地为依托,发展农家乐,做大做强旅游产业。吸引到更多的人来观光旅游。”(吴 珏  史卫城)
来源: (编辑:admin)